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中,中国双人滑组合林雨薇/张昊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裁判与观众,以总分215.78分的成绩摘得金牌,这是中国花样滑冰队在本赛季的首枚国际大赛金牌,也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周期注入了强劲的信心。
完美演绎经典曲目,技术艺术双突破
本次比赛中,林雨薇/张昊选择了电影《教父》的主题曲作为自由滑配乐,他们的表演不仅技术难度高,更在艺术表现力上实现了突破,开场后外点冰三周跳接两周跳的连跳干净利落,随后的抛后内点冰三周跳更是赢得全场掌声,技术裁判组对其动作执行质量打出满级加分(+5),尤其在同步性和落冰稳定性上表现惊艳。
“我500综合购彩们希望通过这套节目讲述一个关于成长与抉择的故事,”林雨薇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张昊在托举动作中加入了新的变式,这让我500体彩们的节目更具独特性。”教练组透露,两人为提升艺术表现力,专门聘请了芭蕾舞导师进行形体训练,并在音乐剪辑上与国际团队合作,最终呈现效果远超预期。
新周期阵容初显,梯队建设成效显著
本次大奖赛是中国花样滑冰队新奥运周期的首次国际亮相,除双人滑外,男单选手陈恺在短节目中完成勾手四周跳,以技术分破百的成绩暂列第三;冰舞组合王雪晴/李阳则刷新了个人最佳成绩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琰表示:“年轻选手的快速成长得益于‘跨项选材’和科学训练体系,我们在后备人才储备上已形成良性循环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参赛的12名中国选手中,有7人为首次参加国际成年组赛事,青年世锦赛冠军、16岁的女单小将赵雅琪在自由滑中尝试了阿克塞尔三周跳,虽未完全成功,但被国际滑联官网评价为“未来奖牌的有力竞争者”。
国际格局生变,中俄对决成焦点
本届赛事也折射出国际花样滑冰格局的变化,俄罗斯队因禁赛风波缺席,传统强队美国、日本在双人滑项目中竞争力下降,中国与加拿大、意大利成为新周期的领跑者,双人滑金牌得主林雨薇/张昊的总分较上赛季提升近20分,与加拿大组合詹姆斯/拉德福德的分差缩小至5分以内,国际滑联技术专家马克·施耐德评论:“中国选手在动作衔接和音乐诠释上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,他们正在重新定义双人滑的评分标准。”

冰迷们的热情同样反映出项目热度攀升,本站比赛门票早在赛前两周售罄,社交媒体上“中国花滑”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次,北京冬奥会冠军隋文静在解说席上感慨:“看到年轻选手延续中国双人滑的辉煌传统,这种感觉比我自己夺冠更激动。”
科技助力训练,备战冬奥进入新阶段
为应对新周期规则变化,中国花样滑冰队引入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,通过三维动作捕捉和生物力学分析,运动员可实时调整技术细节,张昊透露:“系统能精确到告诉我某次托举时右手高了2厘米,这种即时反馈让训练效率提升30%以上。”

队伍还与运动营养实验室合作,为选手定制个性化恢复方案,林雨薇表示:“现在每晚的睡眠质量、肌肉疲劳度都有数据监测,这让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更加科学。”
随着大奖赛分站赛的收官,中国花样滑冰队已启程前往加拿大参加总决赛,总教练赵宏博强调:“每一站都是磨练,我们的目标是在米兰冬奥会上让五星红旗升至最高处。”这场金牌之战,不仅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实力,更昭示着中国花样滑冰正在书写新的黄金时代。